<span id="jq4ch"></span>

    <label id="jq4ch"><meter id="jq4ch"></meter></label>
    1. 致富鉚足勁,幸福日子長(新春走基層·脫了貧更要加油干)
      2021-02-22 16:53:00  來源:人民日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搬進新房子

        蹚出新路子

        “服務員,再上一斤羊肉!”“好嘞,馬上來!”云南曲靖市會澤縣一家火鍋店店主劉金芬聲音爽朗。

        夜色將至,晚霞的余暉落在劉金芬的火鍋店門頭上。走進一看,上下兩層擺放了10張桌子,不少客人正在就餐,還有兩桌已被預訂。

        去年,劉金芬一家人作為會澤縣最后一批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從烏蒙山區的舊瓦房,搬進了縣城集中安置區100平方米的樓房。

        劉金芬也曾有擔憂:丈夫身體不好,婆婆年事已高,三個孩子有兩個在讀書。以前在老家,還能種幾畝地;搬進城,咱能干點啥?街道工作人員提供了兩個方案:到安置區的扶貧車間務工,每月有3000元工資;安置區的商鋪正在招商,租金優惠、三年免稅,有創業補貼。

        劉金芬和家人一合計,決定開一家羊肉火鍋店。大女兒陳艷嬌辭去了昆明的工作,回家幫劉金芬一起經營。

        店面緊挨著馬路,一年5萬元的租金。去年9月,火鍋店正式開張。“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毛收入3萬多元。開張后,政府還發了一次性創業補貼。”

        “搬進城的那天,就是好日子的開始!”夜幕降臨,路燈亮起。這時,店里又進來一撥客人,劉金芬趕忙迎上去:“歡迎光臨,快進里面坐!”

        香甜火龍果

        紅火一個村

        屋外,初春暖陽為千畝火龍果園披上一身“金裝”;屋內,眼瞅著日頭高起,陳海云加快了手里的活兒,火龍果干被碼齊、裝袋、封箱,即將運走。

        家住福建廈門市翔安區大宅社區大宅村,今年45歲的陳海云是村里的“第二產業促進員”。“主要就是研究火龍果的深加工。來,嘗嘗我們開發的火龍果花茶!”

        以前,這里幾百畝的地瓜、花菜,養活不了2000多口人,年輕人紛紛離鄉找出路。“上學時經常幫爹娘挑著地瓜去鎮里賣,掙不到錢不說,一到下雨還總摔跤。”陳海云說。

        2006年,在外經商的陳錦芳決定回村創業,他自費外出學習技術、考察市場,火龍果在大宅村生根開花。火龍果專業合作社也應運而生,主社區設立8個網格責任片區,設置火龍果種植技術黨員示范崗10戶,帶動了全社區300余戶農戶加入。

        如今,大宅村擁有占地1300余畝的火龍果種植示范基地,2020年產值約4000萬元。經過技術改良,他們培育的火龍果皮厚、耐儲藏、甜度高,還有黃龍果和青龍果,個頭更大、果味更香,經濟價值也更高。

        一杯熱茶還未品完,一通電話又讓陳海云匆匆出門,直奔村里游客接待中心。眼下,田舍民宿、農耕體驗等休閑項目也在大宅村落地,陳海云的工作更忙了……

        米香蟹又肥

        農場日子美

        “開飯咯!”噴香油亮的大米飯一上桌,松峰家庭農場負責人何峰一家的團圓飯就齊活兒了……

        “這就是咱自家種的蟹田米。”飯桌上,何峰話里透著自豪。“去年,農場加合作社一共2000畝地。”

        何峰是遼寧遼陽燈塔市張臺子鎮天河泡村村民。“方言里的‘泡’,就是水坑的意思。我們這里地勢低洼,水田特別適合養蟹。”在外打工長了見識,回頭再看自家這塊地,何峰決定跟丈夫一起回鄉創業。賣蟹給夫妻帶來了收入,出產的米也供不應求。“買我家米的,都是買蟹的回頭客!”何峰說,“養蟹要求水質好,客戶看到我家蟹養得好,都紛紛來買米。”

        蟹在田里,不僅能幫忙除雜草,還能直接給稻田提供肥料。到了秋天,蟹子肥了,稻子也熟了,一地雙產,一畝地平均能多出800多元的利潤。“多一種產品,農民就多一條出路。”何峰說。

        如今,何峰給大米注冊了品牌,成了當地的產業帶頭人。“1000畝家庭農場的土地是流轉來的,1000畝合作社的土地是103戶農民入股。”何峰說,“把大家從傳統農業里解放出來,有力氣的外出打工,還可以多掙一份錢。”

        小小柑橘樹

        飄香振興路

        小青瓦,白粉墻,石墻裙……木格窗欞上,映著午后暖暖的陽光。盧王倫拿著剪刀,又往柑橘地里跑。

        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統景鎮江口村,盧王倫去年翻修了自家房子,加蓋一層小樓,院子里栽上花,煥然一新。

        房子越住越好,離不開小柑橘的貢獻。盧王倫今年63歲,早年一直在外務工。幾年前,村里發展集體經濟,村民把土地流轉給村集體,村民們拿分紅,領租金,還能在村集體務工。

        盧王倫也參與其中。現在,他一有空就去柑橘地里。“沒想到,回鄉還能找到工作哩!”盧王倫說。

        渝北區的北部是廣闊的山村,曾經土地撂荒,村民們種地也賺不到錢,紛紛外出。近年來,當地提出到2022年栽種10萬畝經果林、10萬畝生態林,著力提高農業現代化、農村景區化、農民職業化水平,探索丘陵山區鄉村振興路。

        以前種洋芋、紅薯的地里,冒出了柑橘樹苗。統景鎮組建了技術人才團隊,廣泛使用機械化設備,還聘請了農機操作手和果園專業化管理工作人員。

        “農村美了,老百姓還吃上了旅游飯。等到3月,李花盛開,這條路估計又要堵喲。”村支部副書記任地來到李花樹下,嫩綠的芽尖上已冒出花骨朵。不遠處的一處集市上,金燦燦的柑橘堆成一座座小山,往來游客絡繹不絕……

        退捕上岸后

        過上新生活

        “以前,我一邊打魚,一邊承包蘆葦蕩。為了給造紙廠運蘆葦,還買了條起重船跑水運……”長江流域十年禁捕、造紙廠全面引導退出、“三無船舶”清理,湖南益陽沅江市蓮花島村村民彭海軍沒想到,52歲的自己會迎來生活的巨變。

        雖然有些傷感,彭海軍還是覺得做得對。“眼看南洞庭湖里的魚,越來越少,越來越小。”隨著由四個江中小島組成的蓮花島村準備整村易地搬遷,作為蓮花島村蓮花紅組組長的彭海軍,想要帶村民們走新路。

        沅江市建立了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一幫一”機制。結對干部為村民們送來了創業基金,指導他們進行工商注冊、開展培訓。從去年11月以來,沅江市人社局已為150名村民提供了三期家政、育嬰、老人護理培訓。今年1月9日,勞務公司正式開業。

        41歲的陳玲,過去是一名家庭主婦,一家人靠丈夫外出打魚為生。退捕后,陳玲成為一名家政員。“想起新房子,心里還是甜。”陳玲說。

        她口中的“新房子”,是已經開工建設的漁民上岸安置房,建成后將按成本價提供給蓮花島村等3個漁民村的漁民,算上島上老房子拆遷獲得的補償,用漁民們的話說,“自己只出個零頭就夠了”。

        “融入這么好的新環境,不忘奮斗的老傳統,我們漁民一定能行。”彭海軍說。  (本報記者葉傳增、劉曉宇、胡婧怡、常碧羅、孫超)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www77777|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6| 免费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在线中文高清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eeuss免费天堂影院|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日韩欧毛片免费视频| 美女尿口扒开图片免费|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希望影院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