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q4ch"></span>

    <label id="jq4ch"><meter id="jq4ch"></meter></label>
    1. 古勝村從光禿禿到綠油油
      2019-07-03 10:18:00  來源:人民日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核心閱讀

        貴州省黔西縣的古勝村地處我國西南石漠化地區,曾是一片亂石旮旯,經過退耕還林、生態修復,成為植被覆蓋率近九成、飄著果香的綠色村莊。

        從以前的光禿禿到如今的綠油油,這一路,專家指導確定科學修復方案,村民協同參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在這里落地生根。

        車行至六廣河大橋,兩岸峰巒聳峙,谷底碧波奔騰,巍巍群山愈顯險峻。過橋頭,拐進一條鄉間小道,順著山勢蜿蜒而下。不多時,一股濃郁的果香味兒飄進車窗。

        正疑惑味道從何而來,突然出現幾個攤點,一排排竹籃臨路擺放,粉的桃子、紅的楊梅、黃的枇杷……一路進村,山上綠樹郁郁蔥蔥,山下瓜果掛滿枝頭,滿眼一派生機勃勃。

        這里是貴州省黔西縣素樸鎮古勝村,畢節市的“東大門”,與貴陽市隔河相望。2006年以前,村子還是一片光禿禿的亂石旮旯,老百姓只能在石頭縫里種點苞米,窮得叮當響。以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全村人擰成一股繩,對生態環境進行立體式修復,13年間,植被覆蓋率從12%變成89.68%,人均收入從1200元變成10045元。

        是什么,讓古勝村成功實現了從光禿禿到綠油油的變化?

        曾經

        毀林開荒無節制,越窮越墾、越墾越荒

        “平井無井水,石頭擋腳梁。吃著屋檐水,穿著破衣裳;走的是‘毛狗路’,住的是‘杈杈房’。一年苦到頭,沒得半年糧”。早些年,古勝村流傳的一段民謠,道出了老鄉們的辛酸過往。

        古勝村地處喀斯特巖溶山區,海拔在800米至1400米之間,全村近2000人,僅有1068畝耕地,其中水田才51畝。為了填飽肚子,村民把有泥土的地方全都種上了莊稼。毀林開荒無節制,村子一步步陷入越窮越墾、越墾越荒的惡性循環。

        “1畝地收200來斤苞米,家里常常斷糧,只好跑到對岸去借。”1985年,眼看留在村里已無出路,21歲的馮長書選擇到省城另謀生路。在貴陽,他進礦山挖過礦,承包土地種過果樹,最后還開起了一家餐館。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家人在城市立了足,小日子漸漸紅火起來。

        2005年,古勝村開始實施退耕還林,馮長書特意回家測量土地。“20年過去了,村子幾乎沒變樣,漫山遍野的石頭,老百姓還是那么窮。”馮長書發現近半數老鄉都已外出務工,剩下的人依舊在圍著苞米地轉。

        “再這么下去,古勝村真會山窮水盡,有沒有想法為大伙做點事?”經鎮領導的多次動員,他決定留在村里帶領鄉親們謀發展。2006年,馮長書把餐館交給妻子打理,只身回到村里。后來,他先后當選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

        “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是導致我們貧窮落后的根本原因。”新當選的村“兩委”商議出路,大家一致認為要斬斷窮根、就必須改善生態環境,把古勝村從石漠化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彼時,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以“喀斯特巖溶山區循環農業試驗”為課題,將古勝村定為國家星火計劃項目試驗示范點。結合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和當地實際情況,專家為古勝村量身打造了一套石漠化修復方案——“高海拔自然恢復、中海拔退耕還林、低海拔種經果林”。

        轉變

        “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走破腳皮”,動員村民種樹

        搭好了班子,確立了目標,也爭取到了資金,一切準備就緒。2007年春節后,一場植樹造林大會戰拉開序幕,古勝村把“當頭炮”瞄準了白花花的荒山。

        萬事開頭難。

        “瞎折騰,開荒不種糧,把少得可憐的土地都拿去栽樹,難不成以后要讓大家啃樹皮?”樹苗拉進村沒人領,預想的熱火朝天場面并未出現,卻引起了老百姓議論。村民陳國書更是不留情面,跑到村委會指著馮長書臭罵一通。

        第一炮沒打響,反而被潑了盆冷水,村干部有些措手不及。“老百姓沒有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當然不會配合。”村“兩委”緊急研究對策,決定還得從群眾思想工作做起。

        “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走破腳皮”,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動員,給村民講解植樹造林的意義和相關補助政策,摸索出了一套“五皮”工作法。同時,山頭還支起了一個簡易窩棚,這是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臨時辦公室,也是前方指揮部,干部和黨員全部上山帶頭種樹。

        這招果然奏效,村民漸漸放下抵觸情緒,扛起鋤頭,背上蕎麥粑,紛紛加入到種樹隊伍中來。“雖然還是有點想不通,但看得出他們是認真的,這種態度讓我很安心,再犟下去就沒意思了。”陳國書有些坐不住,領來樹苗默默運到自家山地。

        苦戰一年,在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古勝村完成退耕還林3332畝。尤其是面對最頑固的石頭山,老鄉們用鋼釬鑿開縫隙,小心翼翼地把一棵棵松柏栽進了土里,實現石漠化治理710畝。

        種樹只是一個開端,存活才是關鍵。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讓小樹苗茁壯成長。為此,古勝村專門成立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委員會,由村干部牽頭,聯合15個村民小組長,組建起一張覆蓋全村的生態防護網,將每一片山林的管護責任規劃到戶、落實到人。

        每隔一段時間,村民黃佑平總要上山巡查自家林子。“別說砍樹,就連撿些松球、松針回去當柴燒,那都是不允許的。”村里更新了村規民約,明確要求各家各戶不得擅自處置樹木。

        截至目前,古勝村已擁有7000畝柏樹和2000畝松樹。在大家的嚴密守護下,全村沒有發生一起盜伐林木案件或火災事故。歷年來,因群眾建房需要,經林業部門批準砍伐的樹木,總共加起來不超過100棵,而且都按要求及時補種復綠。

        如今

        “這片林子是我的‘綠色銀行’”

        下山經過一片果林,路邊的碎石堆上,兩大筐紅艷艷的楊梅令人垂涎欲滴。突然,有棵樹搖晃起來,濃密枝葉里閃出一個粗壯大漢,憨笑著又抱來滿滿一筐新“戰果”。

        這是村民陳萬才。采櫻桃、收楊梅,他守著家門口這25畝果林,“去年賣水果賺了16萬,這片林子是我的‘綠色銀行’。”

        在山腰上種完松柏,古勝村把目光投向了山腳的莊稼地,按照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給出的方案,這些土壤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適合發展經果林。“到時果子賣不出去,背你家去嗎?”在荒山上種樹,一畝地每年有220元補貼,如果改成果樹,不僅要拿出最好的地,而且一分錢的補助也沒有,老百姓不敢冒險。

        “專家顧問組答應無償提供果樹苗,回來吧,一定能打個漂亮的翻身仗。”接到馮長書的電話,在貴陽打工的陳萬才心動了,他曾經在省外做過水果生意,對村里的這一舉措十分看好。不久,陳萬才回到古勝村,將自家6畝地加上承包的10畝地,都種上了瑪瑙紅櫻桃。

        村干部繼續運用“五皮”工作法,陸陸續續做通了一些人的工作。2007年,全村經果林面積達到400畝。第二年,正當開花結果時,村里卻要求農戶將剛露頭的小果子全部敲落。“亂指揮,等三年才讓掛果,這不白忙活了嗎?”一氣之下,村民彭六英把剛有起色的幾畝果樹全部砍掉。

        “其實敲掉小果子是為了促進果樹生長,這是專家的指導意見,可許多人不理解。”馮長書說,為了提高大伙兒的認識,村里聘請相關專家開展種植專題培訓,并選拔和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帶頭人,巡回傳授經果林種植、嫁接、剪枝、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2010年,頭茬種下的果樹終于等來收獲季,紅翠欲滴的大櫻桃吸引了各地客戶爭相采購,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嘗到了經果林的甜頭。“看來種樹的確能當飯吃,現在后悔來得及不?”彭六英嘆息不已,她找到村里又主動要求種果樹。

        “滿山金果果,遍地銀珠珠,掙錢不用跑,坐在家里候。”如今的古勝村有了新民謠,山變青、水變綠,老百姓的生活過得越來越滋潤。曾經飽受石漠化之苦的小村莊,闖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片手机免费观看|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美女尿口扒开图片免费|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a级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观看免费软件|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