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北流市以深入發展產業為脫貧攻堅著力點,通過在產業技術、聯建、銷售上發力,探索出黨建引領鄉村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找準產業種養“金鑰匙”,在技術上幫一把。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依托各村專業合作社,由村黨支部加強與上級黨組織、鄉鎮農技站技術人員、鄉村“土專家”“田秀才”等聯系溝通,及時解決合作社和農戶種養上遇到的問題,并定期邀請專業人才到村合作社開展農戶種養技術培訓。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市嚴控現場培訓班班次,市衛生健康局、農業農村局、教育局、經貿科技局等部門單位為滿足基層需要,圍繞澳洲堅果、沉香、鴨塘魚、肉牛等特色產業種養,以及修剪整形、嫁接改良、病蟲害預防、?;ū9燃夹g知識培訓,安排專業技術骨干人員采取線上線下方式舉辦各村培訓班572班次,發送錄制培訓班視頻49部,培訓農戶6575人次,解決技術上的疑難雜癥325個,廣大農戶種養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找準產業發展“金鑰匙”,在資源上拉一把。為盤活村集體資源,以業緣、地緣等為依據,探索跨村、社村聯建的“產業聯建”模式,通過整合資金、資源等方面優勢,聯合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群眾脫貧致富的目標。截至目前,該市村級黨組織共領辦、創辦合作社等實體合作的村達到278個,主要依托百香果、食用菌、沃柑、荔枝品改、砂糖桔等特色產業,培育特色品牌,延長產業鏈,增加村集體收入。2019年以來,全市實行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聯建51個,278個村集體經濟超過5萬元。
找準產業增收“金鑰匙”,在銷售上推一把。為擴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降低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的影響,創新推行“第一書記+直播+電商”產業銷售新模式,由59個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組成各村直播團隊,借助網絡直播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廣大群眾銷售農產品、講述扶貧故事,讓農戶足不出戶把自家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有效提高了本土扶貧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知名度,助力脫貧攻堅提質增效。自直播平臺開通以來,全市特色農產品累計銷售額達到150多萬元。此外,在市委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廣泛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各黨員干部帶頭引導廣大群眾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購買貧困戶優質農產品,奉獻愛心。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已有6萬多名干部群眾參與消費扶貧,最低消費均不少于100元,消費總金額超1000萬元,有效緩解了貧困戶農產品滯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