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q4ch"></span>

    <label id="jq4ch"><meter id="jq4ch"></meter></label>
    1. 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了!
      2021-07-01 10:0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焦敏龍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4月22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大橋旁,游客在遙望附近的村子。矮寨大橋建成通車后,交通運輸部門和地方政府以大橋為核心,共同探索推進“交通+旅游+扶貧”模式。據了解,矮寨大橋帶來的車流、人流、資金流,讓當地村民的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3萬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趙迪/攝

        5月29日,兩名小游客在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聚星社區一座荒坡改造的桃園里展示采摘的桃子。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4月29日,廣西桂林資源縣,資水丹霞田園綜合體內,43歲的喻春花在自家的葡萄田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曲俊燕/攝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  ——習近平

        ——————————

        “以民為本,吾黨所向。民族復興,百年擔當。擺脫貧困,全面小康。惠此中華,以利四方。”

        在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與大屯北路交會處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里,一尊刻有這32個字的小康寶鼎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小康寶鼎上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幾個大字格外引人矚目。“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起,就義無反顧地把人民寫在旗幟上、融入血液中。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8年,近1億人脫貧!

        “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脫貧攻堅讓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句號,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00多年前的中國先民曾在《詩經·大雅》中用“小康”一詞表達對豐衣足食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0多年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

        1979年,鄧小平會見來華訪問的時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用“小康”形容他心目中“中國式的現代化”。

        此后,“小康”成為鄧小平提出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

        翻開黨史,從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20年,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可以達到小康水平”經濟建設總奮斗目標,到1987年十三大設定“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經濟發展戰略;從1997年十五大提出“21世紀第一個十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的展望,到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在黨的領導下,順應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小康社會的內涵不斷與時俱進和豐富發展。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關乎全國人民幸福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8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考察調研了24個貧困村。群眾的冷暖疾苦,是他最掛心的事情。

        2012年年底,習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彼時,我國尚有9899萬名農村貧困人口,比全球90%以上國家的人口都多。

        2013年4月,習總書記到海南省三亞市博后村考察時明確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

        2016年2月初,總書記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考察時話語鏗鏘:“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

        “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

        為此,2014年全國組織80多萬人逐村逐戶開展貧困識別,共識別出12.8萬個貧困村、2948萬貧困戶、8962萬貧困人口,基本摸清我國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脫貧需求等信息,建立全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

        選中這8962萬人,中國用了兩項指標:一看“年人均收入是否達到2300元”;二看是否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有沒有保障。這些標準被概括為“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長期從事扶貧開發研究的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講席教授李小云認為,“這是中國扶貧歷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貧困人口瞄準機制。”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2017年,黨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進行全面部署,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在新時代怎么干?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十四個‘堅持’。”黨的十九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說,“農村怎么能發展好?百姓缺啥咱弄啥、百姓想啥咱干啥。脫貧是底線,致富才是目標。”

        永載史冊的偉大奇跡

        針對我國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差異性大、致貧原因復雜的實際,2015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五個一批”的精準扶貧措施,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中西部22個省(區、市)的主要領導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全國25.5萬個駐村工作隊、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響應組織號召進村駐守,一家一家摸情況、一戶一戶制訂幫扶對策。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對此表示:“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充分發揮了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

        8年來,東部9個省、14個市結對幫扶中西部14個省(區、市),全國各地擰成一股繩支援西藏和新疆,東部343個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與中西部573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1.6萬億元,扶貧再貸款累計發放6688億元。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寧夏北部素有“塞上江南”之稱,但位于中南部的西海固山多川少、十年九旱,是全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從吊莊移民到坡改梯,從井窖建設到勞務輸出,從聯辦醫院到援建學校,從產業推廣到招商引資……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特別是脫貧攻堅期間,福建以己“所能”補寧夏“所需”,兩地攜手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徑。

        小特色,大產業。林珍發、林超雄是福建省第七批援寧干部,他們帶著援寧工作隊在西吉縣建設土豆加工產業園,還背著十幾公斤的產品去多地幫農戶招引客商,讓當地原本不值錢的土豆變成了市場前景良好的“金豆”。

        如今在寧夏,一個個“扶貧車間”拔地而起,一批批扶貧產業穩步發展,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在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大量青年扶貧干部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舍小家為大家,同貧困群眾結對子、認親戚,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

        有人耐著性子上門與貧困戶談心找“窮根”,把精準扶貧的路線圖落實為脫貧攻堅的施工圖,成了“狗不咬”的“好親戚”;有人傾力協調爭取項目資金,幫助貧困村通水、安燈、修路、架橋、修廣場、建圖書室,讓窮山村蝶變為美麗鄉村;有人瞅準商機創新扶貧方式,通過直播帶貨將貧困村的土特產銷往國內外。

        令人痛心的是,在這場反貧困戰爭中,1800多名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中既有縣委書記、縣長,也有鄉鎮干部、村干部,還有從四面八方趕來把他鄉當故鄉的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員等。

        黃文秀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但他們的努力和犧牲并沒有白費。

        今年2月25日,“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創造奇跡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走出人民大會堂,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故縣鄉五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張國田激動地說:“總書記講到‘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偉大脫貧攻堅精神,就是我們能夠取得脫貧攻堅戰偉大勝利的密碼。”

        有專家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就是只有這個人民的政黨才能有如此強大的動員力和組織力。中國共產黨有9500多萬名黨員,占中國社會成年人口的1/10,其中,有不到1/10的黨員在政府體系里工作,又有四五百萬個基層黨組織在基層動員、組織宣傳、為人民服務。所以,它是一個歷史上從沒有過的、高效組織動員人民的執政黨。

        “脫貧攻堅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基層黨員干部和基層工作者的奉獻付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助理研究員馬峰表示,基層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戰中把自己“掰開了”“揉碎了”,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脫貧攻堅完成了,接下來,中國鄉村將往何處去?

        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曾帶領鄉親們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通向外界的道路,他說:“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輩人過上好日子。”

        如今,路通了,下莊村已發展起柑橘、桃、西瓜三大產業。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3萬元。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的毛相林說:“這份榮譽讓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后要更加努力回饋鄉親們。村里下一步計劃安裝環保處理設施,改善人居環境,讓村里人日子過得更好。”

        今年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黨中央決定,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小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尹成杰對此表示,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我國農業的效益和競爭力,為全面小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色se01短视频永久免费|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最近最新的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亚洲ts人妖网站| 国产三级免费电影|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免费看电影| 亚洲阿v天堂在线|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插鸡网站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91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6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国内一级一级毛片a免费|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