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q4ch"></span>

    <label id="jq4ch"><meter id="jq4ch"></meter></label>
    1. 多地健全幫扶協作機制,補充急缺人才
      2019-07-11 09:44:00  來源:人民日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核心閱讀

        中辦印發意見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提出要實施好人才支持項目,健全人才幫扶協作機制。當前,許多地方通過對口幫扶、掛職鍛煉等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補充急缺人才,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技術專家郭黃萍

        沉到一線,培養果農

        常年在田間地頭行走,郭黃萍的臉曬得黝黑。

        在山西隰縣,60歲的郭黃萍很出名。隰縣的玉露香梨享有盛名,被當地農民稱為“致富果”,作為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梨樹課題組負責人的郭黃萍,則是玉露香梨走紅“背后的那個人”。

        2000年左右,不少技術員都“下海”了,玉露香梨的培育出現停滯,剛剛接手梨樹課題組不久的郭黃萍想趕緊找地方,重新培育并推廣這一品種。

        藏在呂梁山里的隰縣被一眼相中,“這里海拔在1000米到1300米,海拔越高、溫差越大,準沒錯。”郭黃萍說。果然,隰縣產出的玉露香梨,顏色碧玉透亮、個頭大,汁多爽口。

        然而,嘗過玉露香梨的都說甜,可果農卻沒嘗到“甜頭”。一直到2010年,在當地政府力推之下,玉露香梨也只有萬畝規模。當地果農李元生感慨,“梨是好吃,就是放不住!兩天就爛一片,誰敢種?”

        郭黃萍帶人去調研,發現梨子就按照老辦法成堆地放在窯洞里。于是,他們幫助梨農改變貯藏辦法,解決了存放問題。

        “每去一次都能發現一堆問題。”那會兒,郭黃萍一來,李元生就像看到了“救星”。可畢竟兩地相隔了200多公里,溝通總是不便。果農們迫切需要長期“在線”的技術員,而對郭黃萍來說,又分身乏術。

        2011年,“三區人才支持計劃”開始實施,一方面,果農合作社將急需解決的問題報上去;另一方面,省科技廳向專業技術員拋出橄欖枝,用資金支持技術員走向“三區”。

        郭黃萍第一時間提交了申請。經過匹配,她的申請與隰縣的項目完美對接,成為省級技術特派員,有了經費和項目支持。打那之后,隰縣成了她的第二個老家,“幾乎每月都要去一趟,一待就一個星期。”

        作為“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技術特派員,郭黃萍帶著團隊走遍了隰縣的大小山頭。現在,隰縣的玉露香梨已經有30萬畝的規模,價格是普通酥梨的3倍多。嘗到了甜頭的果農積極性更高,當地也將玉露香梨作為了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

        今年,山西省“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仍在繼續,將在58個貧困縣實施。許多當年接受培訓的學生,都成了“土專家”,“像李元生,因為種梨經驗足,他說的一些辦法還能給我們提供新思路。”如今,郭黃萍跟著項目庫又“匹配”到了汾西縣,她說,還要培養更多的“土專家”與“種梨大戶”。

        掛職干部文海濤

        智力幫扶,轉變觀念

        13個縣市(區)、21個貧困鄉鎮、40多個貧困村、上百戶貧困家庭和企業,行程超過兩萬公里,這是文海濤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掛職一年多來的“鄉村足跡”。

        2018年4月,中組部選派干部到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和革命老區掛職鍛煉,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長文海濤被選派到黔南州掛職,任黔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長,主要任務在于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不了解扶貧政策,不熟悉當地情況,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該怎么干。”離開熟悉的校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領域,文海濤有些無所適從。

        “光看材料不夠,必須得深入基層一線。”在學習了解黔南的基本情況、脫貧部署后,文海濤開始實地調研。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基礎設施煥然一新,黔南州的發展成效讓她很有信心,可深入調研發現,一些鄉村貧困現象依然嚴重。多次走村串戶后,她意識到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才能真正鞏固扶貧成效,而教育是根本之策。

        文海濤打開了工作思路。“我就是從大學過來的,智力幫扶不正是優勢嗎?”文海濤決定從教育抓起。

        她深入各類學校,了解辦學困難、貧困生接受教育保障情況,并聯系北京相關高校幫助黔南高校提升辦學水平、發動社會力量捐資助學。黔南高校與北京高校的全方位合作已積極開展,提升教師教學技巧的教學技能工作坊培訓走入黔南高校,10名貧困學生受社會資助到貴陽就讀高中。并且,在她的對接協調下,北京交通大學與黔南州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當地脫貧攻堅提供教育援助和科技支持。大學生支教項目、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一批教育幫扶項目陸續落地。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紛紛到這里開展幫扶,讓大山里的師生們有機會接觸到新理念。

        “對貧困地區來說,人才進不來、留不住,培養人才能力不足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文海濤說,她此行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讓一些先進的理念、教育經驗、管理方法在這里落地生根,幫助人們轉變觀念、提升能力,讓黔南州發展有更多人才儲備,更有后勁。

        第一書記宋全紅

        專業規劃,精準找礦

        甘肅兩當縣張家鄉張家村,地處秦嶺深處,四山環抱,林木茂盛。

        今年2月,宋全紅來到村里,成了第一書記。1985年出生的宋全紅就職于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我的專業是資源勘查工程。”宋全紅笑著說,“通俗講,就是找礦。”

        張家村人多地少卻有礦。地下富藏的大理石礦,撐起了一家民營企業。靠著采挖大理石,不少群眾都在家門口掙工資。

        駐村后,宋全紅直奔這家企業,客套話都不說,進門就問:“都有啥困難?”企業也實在,“缺探礦的技術。”

        原來,這家企業此前開采比較粗放,知道地下有礦,但具體在哪里搞不清,費時費力,投入大產出小。

        “這好辦,是我專業。”宋全紅通過和原單位對接,請來了地質、物探、測繪、鉆探等專業隊伍。從測算礦體的形態、大小和厚度,到形成圖紙,再到計算資源量,很多時候,宋全紅都是自己上手。在他看來,找礦如繡花,“要精確定位,才能精準開采,紙上有圖,心中才會有數。”

        一次次勘查,一組組數據,宋全紅帶著技術團隊,為企業提供方案,設計坑道,讓采礦的線路最合理。“企業效益好,群眾工資高。”宋全紅說,“雙贏還要靠技術。”

        “坦白講,這里山大溝深,企業缺乏對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宋全紅說,再加上勘查找礦,很多設備需要專業背景,不像操作手機,教教誰都能上手。“我的目標是,協調建立一套完善的技術支持機制。”在宋全紅看來,給政策、給設備都是短期幫扶,長遠看,企業要發展,技術是關鍵,“希望能當好企業和技術團隊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讓企業不再因技術發愁,也讓村民們有更可靠的收入來源。”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免费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欧洲美女大片免费播放器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一级黄色毛片免费看|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你懂的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秋霞人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亚洲国产91在线|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免费鲁丝片一级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播| 无遮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GOGOGO免费观看国语|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