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q4ch"></span>

    <label id="jq4ch"><meter id="jq4ch"></meter></label>
    1. 桑園村種蘑菇的故事
      2020-11-04 09:43: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靳 軍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山巔遠眺“蘑菇”大棚。  于正萬攝

        南城司鄉風景。  于正萬攝

        桑園村的村支書老封,咋也沒想到,種蘑菇竟種出了一個雅號:蘑菇老封。

        名字雖說來得晚,村里人卻叫得挺順溜。

        其實,老封種的是“香菇”。可桑園人實在,他們才不管什么香菇、草菇還是杏菇,一律都叫“蘑菇”。

        桑園村在河北保定易縣南城司鄉,全村不足五百人。老封本是鄉政府干部,1975年起就在鄉里上班,1984年回村幫著“辦電”。電燈亮起來時,老封威望大漲,1985年擔任了村支書,這一干,就是十年。1995年,因工作需要,老封回鄉政府上班。1999年,村里工作遇到困難,鄉里研究決定,還得老封出馬。于是,老封又重新回村任支書,直到2016年“卸任”,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一猛子扎下去,又是十七年”。

        老封“卸任”村支書,卻并未離村,只因香菇“這事弄大了”,需要他“全力以赴”。

        事情還得從2012年那場洪災說起。

        2012年7月21日,易縣遭遇特大洪災。縣里號召,要以災后重建為契機,大力發展農村產業,重振受災群眾的信心。老封卻犯了難,自從桑園被列為貧困村以來,滿是盼頭地往山上栽過果樹,結果老天不作美,活的沒幾棵,也發過“扶貧牛”“扶貧羊”,結果指標少,有的是三戶分一頭牛,有的兩戶分五只羊,起色不大。必須得想個長遠法子,年年有穩定的收入才成。老封召集村兩委班子開了幾次會,也沒捋出個思路。2013年春天,終下決心,建香菇大棚。

        建大棚?當時沒人信!泥里土里地來建大棚?搞成了行,萬一搞砸了……何況,這還是個技術活。更何況,一個簡易大棚算下來就得五萬多塊錢。五萬塊哪,當時可不是個小數字。

        質疑甚至嘲笑,老封心里都知道。好心的親戚們一直勸阻,兒女們急得直跺腳,最后還是老伴出來解圍:“別人不知道,你們還不知道?這老頭子倔,九頭牛都拉不回,咱就順了他的意吧。”

        其實,老封想種香菇已經悶了很長一段心思。香菇,原本就是我國久負盛名的珍貴食用菌。更難得的是,桑園這地方,夏季平均氣溫比平原地區低五攝氏度,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香菇生長。

        多年鄉村工作經歷,讓老封堅信一個理: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沒人建,他自掏腰包,先帶頭,又動員了村主任老丁和另兩名干部一起,共同建棚。為保險起見,他還打算從承德高薪聘請有十幾年經驗的王師傅全程指導。不想,王師傅剛一見面先兜頭一瓢涼水:“老哥,香菇這事你得想好了,這東西,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水分、養料、溫度、空氣、光線和酸堿度都是頂頂重要的因素,弄不好會發生毛霉、木霉等一堆病蟲害。”

        換別人,一聽這么復雜,退堂鼓早就打上了,可老封不,老封敞亮得很:“我不懂行,您留下全程技術指導,條件嘛,由您開。”王師傅也是爽快人,稍一愣神,就痛痛快快答應把好人做到底。

        大棚建起來了,家底卻已經花光,十六個大棚,直戳戳杵在那里,往下怎么走……有人開始埋怨,牢騷話裝了一籮筐。

        老封說:“老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要找到路,咱就得先把車開到山前再說!”

        “咱連油都沒了,窩都挪不了,這車咋開到山前?”老丁問。

        “放心吧,這事我早想好了,一開始咱的資金就差著一大塊呢,可那咱就不干了?建棚之前要老想這個,還建得起來嗎?別管了,我來想辦法。”老封馬不停蹄,找縣有關部門和縣扶貧經濟合作社,積極爭取資金和貸款支持。這時,老封二十多年村支書實實在在攢起的人緣和良好的信譽派上了用場,總算把資金解決了。

        老封又把開大車的兒子曉龍召了回來,專門組織一幫有點文化、做工仔細的人,開始跟班學習全套種植技術。

        當年建棚,當年見效。

        隨著香菇大棚的發展壯大,老封越來越覺得,光靠他們四個土里刨食的農村干部,力量實在太單薄了,得成立專業合作社。經過積極申請,2013年10月28日,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隊伍一下子壯大了。

        一次,我問老封:“整個創業發展過程中,最難的是啥?”

        “人心。”

        “為啥?”

        “你不知道,山里人過日子精細,手里有十塊錢,也恨不得掰開了花。啥最踏實?就是把錢票子攥在手里、揣在懷里才踏實!你讓他拿出來種蘑菇,不容易哩。”

        “那后來咋轉過彎來了?”

        “山里人也實在,你做出了成績,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自然就會跟著你干!”

        手頭有事干,日子就過得快。一眨眼,老封的大棚已經建了一年多了。看著棚里虎頭虎腦的小家伙們長得正歡實,老封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老封估算著這年定是個好年成。然而,千算萬算,老封沒有算準天氣。2014年7月的一天夜里,洪水從山上卷著碎石沖下來,碎石裹著泥漿沖進棚里,把西邊八個大棚沖毀了。看著那些被沖得七零八落的菌棒,幾個老實漢子哇哇大哭,老封心都碎了……但他硬挺著,他知道,無論如何,他不能垮,他只要一松氣,攤子馬上就散了。

        他轉頭對旁邊那圈蔫頭耷腦的人說:“事情已經這樣了,把眼哭瞎了也沒用,是爺們就憋住,牙齒磕掉了往肚里吞,天塌了,咱也得把這日子拾起來!”

        老封他們吸取教訓,長了經驗,不僅加固大棚,還修水道、建冷庫、上烘干機。當年冬天,幾場大雪下來,別的地方好多大棚都被雪壓塌了,老封的大棚卻完好無恙。自此,老封和他的一干同伴信心大增。此后的幾年,多方努力,滾動發展,合作社累計投資已近千萬。

        老封說,這份產業,是老少爺們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給干出來的,說啥也得想法子做大做強。

        2017年,北京海淀區社工委對口幫扶南城司鄉。經過調研論證,他們專門組織了北京農學院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專家教授來給老封的香菇把脈。專家教授們指出了老封大棚面臨的管理粗放、技術標準低、消毒設施和消毒方式落后、香菇整體品質有待提升等方面的問題,同時,就產業鏈研發等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和建議,一下子讓老封豁然開朗……在社工委和農學院的大力支持下,老封新上了高標準的燃氣鍋爐和滅菌柜。從制菌到出菇,專家教授們全程悉心指導,讓老封的香菇品質很快有了大幅提升。

        快馬加鞭,合作社在縣里支持下,又投資六百多萬,新建了二十三個四季大棚和六個高標準發菌棚,這下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制菌,全年就有活干了。他們沒忘記自己帶頭種蘑菇的初衷。合作社吸納了周邊五個村近四百戶貧困戶入股,第一年就給貧困戶分紅三十多萬元。更讓老封高興的是,幾年來,十里八鄉光在合作社打工的貧困戶就有九十多人,工人一年能掙幾萬元,不少人實現了穩定脫貧。

        “人勤地不懶,眼下,大伙鉚足了勁地往前奔。這地最講良心了,蘑菇效益好了,鄉親們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紅火。”老封由衷地說,“也只有這樣,我才對得起這‘蘑菇老封’的稱號!”  制圖:趙偲汝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 97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91在线品视觉盛宴免费| 中文在线日本免费永久18近|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一级特黄特色的免费大片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青草视频97国内免费影视|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偷伦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女人18毛片水最多免费观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成人av免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