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們購進43頭肉牛育肥,現已賣出23頭,純利潤近4萬元”,海龍掰著手指頭算起了集體收入賬,“過兩個月剩下的20頭又到了出欄期,賣出后再購進50頭繼續育肥,單就這一項產業循環著干下去,到年底也能給村上掙上10萬元。”
海龍是原州區河川鄉海坪村黨支部書記,也是該村黨組織和致富復合型帶頭人。“這個年輕人干事有思路,把村里的事當自家的事情干,還能照顧到每一戶?!?0多歲的建檔立卡戶海正國一邊喂牛一邊說:“2019年9月,海龍給村里10戶建檔立卡戶每戶白送了一頭基礎母牛,唯一的條件是得等母牛生下三頭牛犢,能穩定家庭收入后才能變賣母牛?!边@10戶建檔戶很珍惜海龍捐贈的母牛,預計今年9月份就能下牛犢,為他們帶來收入,確保脫貧路上不掉隊。
2012年,在外打工的海龍返鄉創業,被選為村委會主任。擔任村主任第一年,海龍就爭取機修農田項目,把村里的6000多畝陡坡地推成梯田。“2013年,我們種了6000多畝玉米,秋季畝產400多公斤”,海龍自信地說道:“種玉米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效益,讓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焙}垘ь^成立合作社養殖肉牛120頭,年收入逾30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22人發展肉牛養殖和販運,支付務工工資20余萬元。經過幾年努力,該村肉牛飼養量達到2650頭(常住戶戶均達到11頭),羊存欄3000只,種植玉米4600畝,有圈棚243棟,草畜產業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以上。海坪村成為河川鄉名副其實養殖第一村。
該村2014年確定的204戶73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已脫貧202戶728人,貧困發生率降為0.17%,2019年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985元。海坪村用5年時間干凈利落打贏脫貧富民翻身仗,集體收入實現“零”的突破。除了黨委政府真金白銀的支持、海坪村村民的勤勞肯干,海龍這個帶頭人功不可沒。